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利好来了!美国对冲基金,爆买!

  • 文学
  • 2025-02-11 18:38:08
  • 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华尔街传奇大佬爆买中国资产!

  最新披露的文件显示,美国对冲基金大佬、亿万富翁投资人大卫·泰珀(David Tepper)旗下Appaloosa LP在2024年第四季度全面增持了中概股和中国股票ETF。其曾在去年9月公开表示,“买入一切中国资产”。

  回到市场层面,美股周一收盘,热门中概股全线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2.61%,创4个月以来收盘新高。其中,阿里巴巴大涨超7%,京东涨近5%。拉长周期来看,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年内累计涨幅已超11%。有分析称,中国AI实力爆发引发了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

  虽然今日A股、港股出现回撤,但自农历春节后,A股、港股市场表现强势,截至2月11日收盘,沪指蛇年累计涨幅为2.08%,创业板指累计涨幅为4.31%;港股科技股表现更为亮眼,恒生科技指数蛇年累计涨幅达8.86%,恒指累计涨幅为5.29%。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以来,尤其是DeepSeek火爆全球后,高盛、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贝莱德、瑞银等多家外资机构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和A股市场的看好态度。

  外资大举买入

  美东时间2月10日,美国对冲基金大佬、亿万富翁投资人大卫·泰珀(David Tepper)旗下Appaloosa LP向美国SEC提交了13-F文件。文件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该对冲基金全面增持了中概股和中国股票ETF。

  具体来看,Appaloosa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增加18%,达到1180万股,目前价值超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截至2024年年末,阿里巴巴是其最大的持仓股,约占其投资组合的15.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阿里巴巴股价大幅飙涨,截至周一收盘,阿里巴巴美股股价年内累计涨幅超31%。消息面上,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团队上月底推出了旗舰大模型Qwen 2.5-Max,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得分超越OpenAI、Meta、DeepSeek的旗舰模型。

  除了阿里巴巴,泰珀还大举增持了其他中概股,持有京东的股份数量从730万股增至约1050万股,持仓增幅高达44%,在主要的中概股中居首。

利好来了!美国对冲基金,爆买!

  此外,泰珀还加仓了拼多多,持仓增加了约5.5万股至540万股。截至2024年年末,拼多多为Appaloosa第三大持仓,约占其投资组合的8.04%。对贝壳的持仓从约218万股增至约257万股。

  中国股票ETF方面,大卫·泰珀对Kraneshares金瑞中证中国互联网ETF增持约81万份,对iShares安硕中国大盘股ETF增持约80万份。

  其他股票方面,截至2024年年末,泰珀对英伟达的持仓由三季度末的62.5万股增加到68万股,对Uber的持仓由140万股增至150万股,对AMD的持仓由110万股增至120万股。

  此外,Appaloosa大幅削减了对Meta以及亚马逊的持股,减仓幅度约为20%。截至2024年年末,该公司持有亚马逊260万股股票,价值 5.7亿美元,并持有Meta 49万股股票,价值2.87亿美元。

  “买入一切中国资产”

  据悉,泰珀是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卡罗来纳黑豹队的老板,三十年来一直有着出色的投资记录,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对冲基金投资者之一。泰珀热衷于寻找底部机会,2009年他抄底美国银行、花旗银行一战成名。

  因此,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华尔街的密切关注。

  回顾此前,2024年9月,中国出台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国内经济,泰珀当时罕见公开露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买入一切中国资产”。而最新披露的13-F报告数据显示,他确实践行了他的承诺。

  他认为,相对于风险而言,中国股市的潜在回报是全球最高的。

  去年9月他曾表示,“没想到中国政策力度这么大,他会买一切中国资产。”

  美东时间周一,投资者基本无视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最新关税威胁,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热门中概股全线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2.61%,创4个月以来收盘新高。其中,阿里巴巴大涨7.55%,京东涨近5%,拼多多涨近2%。

  拉长周期来看,今年以来,中概股持续走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年内累计涨幅已达11.12%。

  有分析称,中国AI实力爆发引发了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上月20日,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正式发布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该款模型凭借极度低廉的训练成本以及比肩全球头部大模型的推理能力,震动了硅谷,并一度引发美国科技股大跌,因为DeepSeek的出现引发投资者对美国科技巨头斥巨资开发AI必要性的质疑。

  重大转向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高盛、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贝莱德、瑞银等多家外资机构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和A股市场的看好态度。

  高盛近期在研报中称,在中性预期下,MSCI中国指数今年有14%的涨幅,乐观预期下,今年涨幅有望达到28%。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公司研究主管马力勤日前在报告中称,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马力勤认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有望使“估值折价”逐渐消失,并有望在未来扭转为“溢价”。中期来看,国际投资者将加速增配中国资产,预计A股及港股在中期将延续涨势。

  其中,科技领域尤其受关注。高盛认为,2025年,中国科技股在被重新估值后有20%的收益机会,软科技领域的股票将更加领先市场,整体中国股票市场的增长则可能高达7%。

  瑞银的中国汽车研究主管巩旻(Paul Gong)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可能会率先将AI创新技术整合到大众市场汽车中,并使这些技术大众化。未来几个月,传统汽车制造商很可能会宣布与AI公司进行更多合作,以顺应这一势头。他认为,随着AI的认知度和应用率不断提高,汽车行业的技术优势很可能会从电气化转向智能化。

  他进一步指出,由AI算法驱动的智能座舱可以提供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帮助汽车制造商获得市场份额。同时,AI可以逐步提高制造生产力,从长远来看,可以提高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率。

  另据高盛数据,今年1月份,包括在岸和离岸的中国股票获得国际投资者一定程度的净买入,显示出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风险偏好的回暖。

有话要说...